医生宣讲稿:注重产前筛检 防控出生缺陷(上)
各位准妈妈:
大家好!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孕妇增加,发生胎儿出生缺陷的高危人群随之增加,因而如何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是目前生殖健康界讨论的热点议题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出生缺陷”与“产前筛检”之间的关联,希望能对各位孕妈妈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出生缺陷的基本知识介绍
一、出生缺陷的概念及基本类型
(1)什么是出生缺陷
临床上的解释是,凡出生时就有外表的、内部的结构异常或功能异常,称出生缺陷。如兔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为结构异常,盲、聋、哑等为功能异常。通俗地讲,就是先天畸形儿,也称先天异常。这种异常可能在刚出生就表现出来了,也有的可在出生后一段时间才显现。严重的可导致个体死亡或造成终身残疾。
(2)我国常见的出生缺陷类型
我国出生缺陷的监测对象是凡在监测医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生后7天的围产儿。最近几年的调查显示,神经管缺陷是我国最常见、最严重的畸形之一。这种畸形主要类型有: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出等,常导致胎儿死亡。即使幸运地存活下来,存活婴儿也常表现为下肢瘫痪、智力低下、大小便失禁等,时时刻刻需要人看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唇腭裂和先天性心脏病也是我国常见的出生缺陷。唇裂生在面部口唇处,俗称“兔唇”,腭裂发生在口腔内软、硬腭处。唇腭裂对儿童耳部、发音、心理等多方面有不利影响,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所以不必过分担心(可额外介绍嫣然天使基金)。先天性心脏病是因遗传或环境因素影响胚胎造成的胎儿心脏发育畸形。患此病的胎儿存活率很低。
二、造成出生缺陷的因素
接下来我们简单讲一下造成出生缺陷的原因。常见的有四大类:
1、遗传因素:胎儿患有的疾病可以在上代或家族中找到相同的患者。这是由于精子或卵子发生了异常,或是父母一方的异常基因的传递给了孩子。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5个方面。
物理因素:高温、高热、放射线等,所以孕妇应当避免长时间使用大功率电器,玩手机、电脑等电器的时间也应尽量缩减。
3、化学因素:药物、农药、化肥等。目前已知的明确致畸药物有乙醇、卡马西平、四环素等。
(1)生物因素: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毒等。
(2)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吸毒等。
(3)母体的营养状况:现在物质生活丰富,营养不良的孕妇变少,但孕妇应当注意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以及糖摄入过量也会造成出生缺陷。
4、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的病是有遗传因素作背景,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就会发病,如蚕豆病(一种溶血性疾病),有遗传因素存在,吃蚕豆就可能发病,如果不吃蚕豆,可能不会发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