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桃李,时代筑梦绽芳华(中)

接上文……


■对待教育,要做奉献者,不做索取者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被无数教育人奉为经典,许多教师甚至将这句话作为人生座右铭,那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样一个简单的句子,之所以受到教师们如此青睐,是因为它道出了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的一种人生境界——奉献。“奉献”二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教师有没有奉献精神,会直接决定他对待教育的态度,以及在教学中的表现。


做教师并不容易,做一名好教师更不容易,幼儿教师队伍中流传着一句话:“为师已无愧,为母却有憾”,说的就是许多年轻的幼师将所有的热情和时间都给了园里的孩子,却缺席了自己孩子的成长,不少年轻幼师表示回到家以后已经没有精力再去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和突发的,而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幼儿教育环境当中,之所以仍有庞大的教师队伍在坚持着,大多是因为一份教育情怀和内心深处的那股坚定的奉献精神。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的薪资并不高,各项福利待遇也很普通,而幼教工作却十分辛苦,幼师与孩子们的相处时,不仅体力消耗巨大,精神上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包括来自学校的要求、家长的嘱托和对自身责任的清醒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幼儿教师经常需要面对来自家长的“施压”。这种环境状态决定了幼教职业的诸多不易,而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坚定不移,必然离不开一颗奉献之心,而在颗奉献之心中,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教师不奢求任何回报,做教育中的奉献者,不去做索求者。


教育是一片纯净的天地,一旦教师对物质、对名誉、对地位的追求太过,私欲太盛,而付出感不足,这对于教育来说是一种瑕疵,对于单纯的幼儿们来说更是一种损害。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要把心灵奉献给学生,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而这样一种从心灵深处出发的教育动机,必然离不开最诚挚的教育情怀,也就是奉献不求回报,付出不贪感激,这是好的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份“纯粹追求”。


未完待续……


2019年11月29日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轩阁代写演讲稿

官方网站:http://www.daixiewz.com

联系电话:13026588059

客服微信:hmpx1987

客服 Q Q:2158447114

联系邮箱:2746675526@qq.com

| 热门演讲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