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海峡的骨肉血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院XX班的XXX,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穿越海峡的骨肉血亲。

    提起台湾,很多人都会想到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邮票; 长大后,把乡愁比作船票;后来,乡愁变成了一方矮矮的坟墓,最后,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永远与我的“挚爱”隔在另一头。
    小学的时候读过这首诗,但当时的年龄和心境并不能完全体会。

    大学的第一个中秋节,我没有回家,想家之情燃上心头,不能自已,想读读书来缓解一下这种情绪,随手一翻就是这首余光中的《乡愁》,结果我泪流满面。

    那是余光中20年没回大陆的思乡心声,他写完后,热泪盈眶,沉吟良久。

    蒋介石退守台湾,带领了200万左右的人离开大陆,也就可能,中国有100万的家庭妻离子散,兄弟、父母两地相隔。

    分离的人只能对着那湾浅浅的海峡诉说思念,那海水载不动的愁,在多年后,余光中回到大陆吟起: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每一句里,流的都是血和泪。近40年的不相往来啊!40年熬成的思念,该是怎样的感人和急切。

    时间和空间没有阻碍我们的血肉至亲,所以两岸一开通,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们,不辞辛苦得来往两地。

    是啊,大陆是他们的根,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台湾的某个村子里,有她30年未见的姐姐,她要去看她一眼。所以哪怕腿脚不便,即使困难重重,都要蹋上那块土地,都要找到魂牵梦萦的人!

    看到这些感人的至亲故事,想必你的内心也会,涌起一阵一阵的暖流。我们有着相同的祖先,一样的血液,我们有着阻隔不断的“中国情”。

    近些年,两地越来越来开放,接触越来越频繁。我们之间的故事也早已超出了血缘,就像:

    1999年9月21日,一场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整个台湾地区,一位年轻人在余震不断的医院里静静等候。所有的人都在往外跑,跑到足够空旷的地方来保全生命,但他却利用余震间歇的空隙进行骨髓抽取。海峡的那头有个叫钱畅的男孩,因此多了一次活下去的机会。

    2000年,台湾义守大学副校长张春雄在南开大学认下了8个偏远地区贫困“孩子”。他们原本计划帮助4个孩子,学校从贫困生名单中选出了8名学生供他们选择时,谁知他们看完这些学生的材料后,一个孩子都舍不得放弃,当即决定全部资助。

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我们超越得太多了。但即使走得再远,也走不出“中国人”这个共同的名字!它是阻不断的“血肉至亲”!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1年3月8日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轩阁代写演讲稿

官方网站:http://www.daixiewz.com

联系电话:13026588059

客服微信:hmpx1987

客服 Q Q:2158447114

联系邮箱:2746675526@qq.com

| 热门演讲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