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山河虽无恙 吾辈当自强
片尾曲响起,字幕缓缓滚动。和往常不同,我没有急着起身,而是呆坐半晌,思绪和情感还未从电影中走出。直到看到前排两位观众对着大幕,默默地敬军礼,泪水不禁落下,才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观影,更是一次精神洗礼。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在国庆期间上映,恰逢其时,又意义重大。七十一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国不强,民不富,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人民齐动员,为重新建立新经济,快速走出战争影响,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然而,美帝国主义为维护其霸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出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并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影响我国东北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当国民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利益受到侵害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
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穿插7连参加长津湖战役的全过程,记录了长津湖战役的残酷激烈和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展现了革命军人崇高的爱国情怀,诠释了宝贵的抗美援朝精神。在家休假的七连连长伍千里,匆匆告别多年未见的父母,快马加鞭赶赴部队;原本已经复原的指导员梅生,不远千里长途骑自行车与部队会合;领袖之子毛岸英毅然奔赴前线……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祖国人民,无惧牺牲、无惧流血的奉献精神。
其中有这样一幕,当满载志愿军战士的列车呼啸东去时,伍万里无意间打开车门,巍峨庄严的万里长城映入眼帘,它像一幅慢慢展开的画卷,让人着迷又摄人心魄。我们的民族拥有五千年历史和文明,我们国家有着广袤的土地和俊美的河山,我们曾经有世人瞩目的盛世,我们也经历过磨难和沧桑。而在那一刻,也是这一刻,我们和远赴朝鲜战场的战士们一样,都明白保家卫国战争的意义,都有了必胜的信念和力量。
生长于和平年代的我们真的很难想到,今天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用不畏强敌的殊死较量换来的,也很难想象在那么悬殊的军事实力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如何获得胜利。正如《长津湖》电影所叙述的那样,美国派出了不可一世的海军陆战第1师,拥有3个陆战团、1个陆战炮兵团,并使用了大量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同时还有70多架飞机的航空兵连队,时刻进行空中支援。而我们的志愿军第9兵团却是紧急入朝,甚至连获取冬季作战服的时间都没有,随身的粮食只有生冷的冻土豆,没有热水只能吃冰雪。然而他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在缺弹药,不断冻伤减员的恶劣条件下,硬生生地打败了美国王牌部队,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再次回望那段历史,志愿军战士不畏艰险,凭借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用行动告诉世界,“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为维护和平与正义而牺牲的革命先辈、仁人志士,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抵御外敌的城墙;我们始终没有忘记,为这场战争做出贡献的人民,他们的团结一心,筑起坚强的后盾,保卫新中国的安全,守护新中国的发展。
生逢盛世,我们享受着和平时代的繁荣和美好,而这一切都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中华民族的骨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勇敢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铭记: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展望未来,我们将矢志不渝,不忘初心,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