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励志演讲稿:石油人的那些事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嘉宾:
你们好!不好意思,我有点准备不充分,刚从医院赶来,有位朋友被女友甩了,伤心得晕了过去,我们刚把他扛医院,醒了以后,我们骗他:“医生说,你时间不多了,有什么遗言你告诉我们,”说完,我们哭成一片,朋友躺在那,脸都吓白了,想了半天,求我们道:“能不能给我换个医生试试,我总感觉我能活……”笑话归笑话,看到场内的气氛有些沉闷,帮大家调剂下,是啊,人都有一颗向往光明和希望的心,那么任何时候都要开心、快乐。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下自己,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汽车见了要转弯,啤酒见了打开盖的XXX,我演讲的题目是“石油人的那些事”,有时间的话请听一下,没有时间的话也要听一下,听完以后,保证大家激情澎湃,斗志昂扬。
“一双筷子一个碗,背上背包找油田”,听着像是和尚出去化缘,第一代青田石油人就是凭着近似僧人化缘的那份巨大意志力,在青田开始了他们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歌词写的正是当时青田荒凉而又恶劣的自然环境,除了漫天飞沙扬,这里还遍地是泥洼,蚊虫漫天飞,总之一句话——不是人待的地方。当然,3259钻井队的队员们也确实不是人,他们是铁打的战士,他们的口头禅是“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路,那就在泥里摸爬滚打;没有设备,那就人拉肩扛。当时的女排还没有崛起,按奥运会结束后人们喜欢类比的习惯,那真可以用女排精神来涵盖: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克服了当今人们难以想见的困难。
不过,由于工作太拼命、热情太高涨,加上队员的工作服上印有“农垦”字样,连周边的农民都被感动了,还以为队员们是劳改农场的犯人,有一位极富同情心的大爷拉住我们队员的手安慰道:“看你们干活的劲头,恐怕判得不轻吧?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重新做人。”也算是个小插曲,艰苦的环境、繁重的工作没有压倒工人们,然而;令人失望的是,8个多月过去了,仍然没有找到油田,大家逐渐对青田附近是否有油气田产生了怀疑。幸亏当时还没有微信,否则,现在朋友圈都被没油的消息刷爆了。但是大家谁也没有放弃,仍然继续找油打井,最后的希望落在了港5井,别看以后的港5井整天被喊“高富帅”,当时可是标准的“屌丝”,井位处在了泄洪区,设备上不去,解放军还在那里修筑可边防哨所。跟他们一说要打井采石油,立马将整个篮球场让了出来。所以说,最可爱的人永远是亲人解放军,没有之一。
万事俱备,东风也有了,大家拿出“劳改”的劲头,全力以赴,日夜奋战,所有队员分成两班,一班连续工作12个小时,两班倒着干,“马不卸安,人不脱衣”,倒班吃饭都是一路小跑。没有人去讲什么休息权、加班费,没有人去主张什么8小时工作制,也没有人突然跳槽、撂挑子。都说:“70后天天加班,80后拒绝加班,90后拒绝上班,”我想,那时的人真正做到了“无班胜有班”,他们有着顽强的毅力和信念,怀揣着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梦想的追求。
就在大家“背水一战”的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到这里剧情都快赶上电视剧了,可能真的是好事多磨吧,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突如起来的大海潮冲走了工人们的床和生活用品,但是冲不垮工人们的信心,冥冥中有个声音在激励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大家都去抢着保护钻井,生命诚可贵,比生命更重要的是信念和追求。出油的那一天,七八个人历时四十多分钟的抢战,险些错过的港5井虽然经历了井喷的惊险一幕,但最终喜获高产油气流。1964年12月20日,时任石油部副部长的吴华元正接到一个电话,他禁不住热泪盈眶,是的,那时候的人就是这样真挚和朴素——“出油了!终于出油了!”他放下电话,迫不及待地走出房间……
这就是青田的故事,也是找油人的故事,今天我用一种诙谐的风格去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让大家听起来不那么累,但是在回述那段艰苦跋涉、呕心沥血且又百折不回的灿烂历史时,我跟你们一样,心怀崇敬与感恩。他们是一群敢打敢拼、奋勇争先的群体,正是他们,带着一个民族的梦想和奔涌的生命之魂,将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正是他们,凭着一份坚定不移的信仰、执着的追求,在历史的页面上谱写出最生动的乐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轩阁代写企业演讲稿